说起中国传统戏曲,大家总会想到绝色的扮相和令人惊艳的唱腔。戏曲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文化价值深厚。惟现今这门艺术缺乏关注,面临没落危机,戏曲种类越来越少,不容乐观。新慧集团(New Wisdom Holdings Limited) 董事会主席甘晨力先生表示,戏曲不仅是包含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的艺术表演形式,还凝聚了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思想感情,需要及早发展、传播及继承,不应眼看着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流逝。
甘先生指出,其历史若从西汉时期的百戏算起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,是文化的积累,对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可惜,因其无法适应现代审美需求,加上受到现今越来越多娱乐休闲方式的冲击,导致这种传统娱乐方式渐淡出大家的视线,然而,传统戏曲在现今社会有无可忽视的文化意义。
首先,戏曲呈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。中国戏曲诉说各种各样的故事,忠孝节义、仁义礼智信皆有。历史学者解玺璋曾指出道德感就是中国戏曲的价值理念,他表示传统中国人的道德并非从课堂里培养而成的,而是从剧场里听戏受到熏陶。戏曲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,而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的传播责任,对每一代中国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,在现今网络盛行,并充斥着良莠不齐的资讯的现象下,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戏曲故事更加可贵。
其次,戏曲文化有助提高个人修养及品位。戏曲剧目往往由文人编写,暗含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爱国情感,富有文学鉴赏价值。而戏曲艺术表演也同样有着独特的美感,演员在舞台上透过独有的表演形式刻画人物形象,描绘故事情节,表达思想感情,虽抽象,却耐人寻味。另外,戏曲的语言、旋律都遵循着美学原则,如此种种都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核心,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,观赏戏曲可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底蕴,亦能同时提升人的艺术修养。
最后,传统戏曲内容往往会呈现当时社会的价值观、主流思想,除了是民情的纪录,亦对社会有教化的功能,劝善惩恶,并且从道德方面表现生活,对良善之举充分肯定,例如《琵琶记》中,张大公施仁施义、扶弱济贫;对恶行亦加以批判,表达广大劳动人民的善恶标准,能在民众之间引发共鸣,还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甘先生总结道,传统戏曲艺术是历史留下的文化与智慧的结晶。在时代的巨轮下,作为后人,我们应好好保护、传承并捍卫这门艺术、这宝贵的精神财富。